2020年11月30日,空客直升机公司宣布VSR700项目已成功实现了可选有人驾驶飞行器(OPV)验证机的全自动起飞和着陆(ATOL),验证了在移动平台上的自主飞行能力,距离为海军提供战术无人飞行器自主垂直起降飞行能力的最终目标更近了一步。本次试验的着陆区是安装在拖车上的一个可进行俯仰、偏航运动的平 ...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30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将与澳大利亚国防部联合发展吸气式高超声速导弹,称作“南十字星综合飞行研究试验”(SCIFiRE),将通过设计、制造和测试多枚原型弹来促进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的进步。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7日,航空工业直升机所研制的AR500B舰载型无人直升机首飞,在相继完成了人工起飞、自动悬停、悬停机动和人工降落等科目后平稳着陆,飞行时间约0.5h。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7日,中国民航局签发了C919项目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TIA)。这意味着C919飞机构型基本到位,飞机结构基本得到验证,各系统的需求确认和验证的成熟度能够确保审定试飞安全有效,同时也标志着C919飞机正式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6日,德国武装部队在 “海虎”计划下采购了31架NH90直升机用于替代1981年开始服役的韦斯特兰“海山猫”直升机。NH90直升机配备主动吊放声纳、被动声纳浮标、LEOSST光电传感器、鱼雷和导弹等任务系统。此前,德国海军订购了18架NH90“海狮”多用途直升机,并已接收了其中的7 ...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6日,赛峰电子与防务公司宣布已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为该航空公司整个机队的600余架飞机部署Cassiopée Alpha全新多功能飞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解决方案。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8.2t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一举送入近地点约200km、远地点约410000km的地月转移轨道,正式开启了历时23天的“嫦娥五号”任务。
阅读更多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受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的交通运输重重受阻,特别是航空业面临巨大打击,困境重重,其中细分市场的直升机行业也不例外。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4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其第76届年度大会上重申了到2050年将航空运输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2005年50%的水平,承诺将深入探索“碳中和”增长的途径。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4日,通用原子航空系统(GAASI)公司宣布获得美国国防部联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授予的一份价值9330万美元的合同,以增强无人机的自主感知能力。JAIC智能传感器项目的目标是演示无人机的对象识别算法并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来控制无人机的传感器和直接自主飞行。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3日,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公布了一个F35A战斗机投放B6112核弹的视频,试验是8月25日在托纳帕试验场进行的。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20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巴航工业)与EDP签署了一项电动飞机研究合作协议。后者是总部位于葡萄牙的跨国公司,将为巴航工业的全电动演示飞机项目的储能和电池充电技术提供资金支持。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19日,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和英国等5个北约成员国的国防部长签署协议,启动下一代旋翼机能力项目。 该项目致力于现有旋翼机机队的现代化,是北约的“高能见度项目”(HVP)之一。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19日,法国武装力量部长佛罗伦萨·帕利在访问法国北部塞克林的达索工厂时表示,将很快授出“海上监视和响应飞机”(AVSIMAR)计划合同。
阅读更多 >>2020年11月19日, XTI公司和VerdeGoge 公司宣布将合作开发无人自主驾驶重直起降(VTOL)飞机TriFan200。
阅读更多 >>《航空动力》期刊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主办,《航空动力》编辑部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 CN10-1570/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 ISSN 2096-5702;邮发代号为82-467;广告发布登记号为京顺工商广告登字20190001号 。
关注世界航空发动机前沿动态,反映国内外航空发动机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传播航空发动机知识与文化,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航空动力》设有专稿、综述、技术、管理、市场、维修、动态等主要栏目,每期还围绕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策划相应的专题。
《航空动力》面向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的决策、管理、科研、生产、使用、维护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以及关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
《航空动力》所刊登的文章密切跟踪世界航空动力、燃气轮机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权威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展示创新成果,为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以Word文件格式,发送至:
tg@aerospacepower.cn
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
《航空动力》投稿+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顺兴路21号
邮编:101304
电话:010-56680887
网址:http://www.aerospacepower.cn
本刊享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并由互联网传播所刊载文章的权利,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均包含在本刊一次性支付的稿酬中。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投稿时声明。未经本刊书面授权擅自使用上述版权作品之个人、机构或媒体,均属侵犯本刊合法权益,本刊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8031095号
《航空动力》编辑部 版权所有